返回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第208章 二圣临朝 3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则天就这俩儿子了,你这个可汗还想着祸祸?要知道一般这种和亲的人,都是默认被踢出了继承人行列的!}
{就算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一直宣扬满蒙一家亲,也不一样对蒙古的和亲公主很有成见。}
贞观年间。
李世民对着自己的这位儿媳也是刮目相看。
“好好好,好一个反向和亲!朕怎么没想到呢?凭什么是朕的公主嫁过去?你们没有自己的公主吗?”
李世民高兴的亲了李治一口:“克明啊,你看要不这一次,吐蕃来要求和亲,咱们就让吐蕃的公主嫁过来吧!和亲嘛,就是出一个小娘子的事儿,这次咱们不出了,让他们出!”
“哼哼,不愿意,那就打到他们愿意!正好朕也想骑一骑这汗血宝马!”李世民杀气腾腾。
“是!”
不只是被点名的杜如晦,其他的文臣武将们都很愿意干这种事!
他们大唐的小娘子,就应该自由的在大唐生活!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占营州。
这事吧,虽然说也算是事出有因,但是你都起兵了,作为皇帝的武则天要是不灭了你,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十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还顺带着收拾了契丹人残部。
以上,都是咱们武姐姐的功绩,但是因为性别和夺位的原因,女皇陛下也是做了很多的错事。
武则天纳谏很厉害,但是这些进谏的谏言,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还有些是纯纯的诬陷。
因为武则天的女子身份,武则天启用了很多的酷吏。
这是武则天的必然选择,武则天需要这种严厉到恐怖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之前很多人说,铜匦的出现,不仅是为了百姓们进谏,还是一种告密的手段。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铜匦也是一种跟酷吏差不多的暴政。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铜匦一共有四个,每一个的职责都不一样。
东面的是用来自荐的,南面则是用来给武则天本人挑错的,西面是用来申冤的,如果你被酷吏残害并且确实有冤屈,也可以在这里反映。
西面的铜匦本来也有制衡酷吏的意义在的,最后的北面则是用来传递自然灾害和阐述自己对于对外战争的想法的,出现告密甚至是诬告,那就要看武姐姐相不相信了。
咱们的女皇陛下又不糊涂,也会自己甄别和调查的,这些告密中,一般只有两种情况才会被女皇陛下采纳。
其一,被告人被告密谋反,其二,倾向于李唐皇室,反对武则天登基称帝,所以武则天为了对付政敌,使用这些告密的内容为他们罗织罪名。
酷吏的使用是武则天的必然选择,她需要这些人震慑朝堂,稳固统治。
历朝历代其实都有酷吏,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就是其中贯穿了整个明朝、名留历史的最出名也最不遮掩的酷吏机构。
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中,酷吏是一种常规手段。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改立小儿子睿宗李旦,李旦就是个傀儡皇帝,军国大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决断。
从这个时候开始,武则天就隐隐有了称帝的想法,但是李唐的大臣们不会愿意的。
因为中宗被废黜,徐敬业拥兵十万反抗武则天,意图恢复李唐皇室的统治,徐敬业的反抗失败了,但是这件事让武则天深刻的意识到,她的统治根本不被认可,所以下令可以告发天下谋反之人,并且启用酷吏来争权夺利。
毕竟告密,残杀大臣这种事情,酷吏来干才是最好的。
在武则天时期,酷吏高达二十七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四大酷吏:索元礼、周兴、万国俊和来俊臣。
武则天的酷吏统治达到了十一年,在这十一年间,杀害了很多大臣。
不过武则天时期是没有大臣因言获罪的,能够被武则天同意诬告致死的大臣们几乎都是武则天的政敌,没错,这些大臣更支持李唐皇室,其中还有很多直接就是李唐的宗室子弟。
其中最著名的案子有两件,一件是诬告大将军张虔勖、大将军给使范云仙,并将他们乱刀砍死,另一件则是诬陷武周宰相狄仁杰谋反。
这两件案子,张虔勖是高宗和中宗的宰相裴炎一手提拔的,徐敬业叛乱的时候,裴炎带领群臣,公开要求武则天还政李唐。
嗯,总有大臣觉得自己很重要,所以裴炎和他的党羽都被杀了,张虔勖被诬告,其实算是说到武则天的心坎上了。
范云仙则是李唐皇室的老人了,也是向着李唐的,被清算也是在情理之中。
狄仁杰这件事就是纯纯的诬陷了,不过人家狄仁杰聪明,直接认罪然后自己写了陈情信,悄悄送给了武则天。
在这段时间,我们能够看到,武则天杀的人确实不少,但是忠心于她的那些人却大都没有受到影响,人家武则天
第208章 二圣临朝 37(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